(5月29日)上午,我司受邀出席:蘇州高新區召開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會議,深入貫徹國家和省、市相關科技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蘇州市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大會部署要求,積極搶抓環太湖科創圈、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機遇,進一步動員全區上下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大旗舉得更高,把創新的號角吹得更響,把人才的“朋友圈”做得更大,全力打造全市產業科創主陣地,加快建設環太湖科創圈引領區,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全市發展大局勇挑重擔、多作貢獻。
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毛偉出席會議并講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虎丘區區長宋長寶主持會議并作部署,區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會議。區內部分院所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金融機構、人才合作機構、企業家代表,以及區級機關各部門、各板塊負責人,各區屬國資公司負責人參加會議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毛偉、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蘇州天準科技董事長徐一華共同啟動“人才服務提升年”行動。
蘇州高新區人才服務提升年系列活動
將實施“政策直送、人才直通、項目直達、服務直享”四大行動,通過政策解讀“面對面”、校園引才“點對點”、項目落地“實打實”、優質服務“心連心”四種形式,創新開展40項活動,用心用情做好人才和企業服務,推動營造一流的人才發展環境。
● 表彰授牌儀式 ●
政策兌現獎勵
榮譽獎牌授牌
● 揭牌儀式 ●
蘇州高新科創天使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高新科技成果轉化有限公司和蘇州高新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正式揭牌,將堅持專業化、市場化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投融資體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新人才集聚,為高新區科技人才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西交大創新創業學院蘇州分院正式揭牌,將助力“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以協同創新促進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 發布儀式 ●
“智匯蘇高新?人才支持產業創新集群18條”發布
“智匯蘇高新·人才支持產業創新集群18條”著眼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需要,圍繞人才集聚、人才培育、產才融合和人才生態四個方面,在政策升級、招才引智、人才供給、人才評定、博士后培養、校地合作、人才樂居、人才服務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全新的舉措,為人才全生命周期成長發展提供硬核支持。
《蘇州高新區產業創新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高新區實施推進“創新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全面落實蘇州市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大會部署要求,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主賽道”,圍繞醫療器械、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技術、綠色低碳等新興產業四大重點領域,大力引進一批重大產業、創新項目,加快集聚產業鏈條上的各類創新資源,支持各方跨界合作、協同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構筑發展新優勢,著力打造高水平創新集群,以創新資源的聚變催生創新集群的蝶變,全力打造蘇州產業科創主陣地。
● 領導致辭 ●
發展是第一要務
人才是第一資源
創新是第一動力
毛偉指出
黨中央、省委、市委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高新區作為科技創新主戰場、高端人才集聚區,更應切實擔負起時代使命,進一步提升發展標桿,擔當作為、砥礪前行,爭當表率、爭作示范,奮力走在全市科技和人才工作最前列。
毛偉強調
堅持以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為重點,打造環太湖科創圈產業創新引領區。
要牢牢把握環太湖科創圈和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加快建設機遇,全力以赴把“一圈一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扎實做好加快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和太湖科學城建設等重點工作,加強科技招商、載體建設、成果轉化,更高要求打造一流產業創新集群,更大力度建設一流創新平臺,更高水平培育一流創新型企業,更優舉措營造一流創新生態。
完善聚才用才體制機制,建設人才發展現代化強區。
要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全面打響“人到蘇州才有為,智匯高新創未來”品牌,聚焦科技自立自強培育頂尖科技人才,完善人才全鏈條服務體系,構建更具競爭力的政策體系,加快建設高品質人才社區,放眼全球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著眼長遠培育青年人才隊伍,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建設人才發展現代化強區。
加強組織領導,凝聚起做好科技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
要加強黨的領導,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強化爭先進位,壓實責任、細化措施、狠抓落實。強化督查考核,進一步激發做好科技人才工作的動力和干勁。抓好政策落地,切實讓企業、人才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讓政策紅利充分釋放,讓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
宋長寶要求
一是在創新驅動上形成更強優勢,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創新鏈、優化創新生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會議還播放了《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工作巡禮》。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科技城綠田電子科技等單位代表作了交流。
蘇州綠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0512-68083299
網址:www.ruimeigift.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鹿山路369號21棟(國家環保產業園)